1. <td id="58sha"><option id="58sha"></option></td>
      1. <pre id="58sha"><label id="58sha"></label></pre>

          首頁 >> 涉老政策 >>老齡資訊 >>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走出三個誤區,做好三種儲備
          政策解讀
          更多
          详细内容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走出三個誤區,做好三種儲備

          时间:2022-12-04     作者:保定老年網   阅读

           2.jpg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國家從財富積累、服務體系建設、科技進步、社會環境等方面做出系統安排。社會民眾對于人口老齡化的認知也越來越積極,越來越重視健康,越來越注重學習和參與社會,但也存在一些普遍的認識誤區,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把60歲退休當成是分水嶺。

           很多人認為退休前就應該拼命工作,退休以后再去享受人生。在他們的人生規劃中,總是在考慮退休前怎么樣、做什么,退休后怎么樣、做什么。事實上,老年期不是割裂的,衰老是漸變的,退休被認為是一種過程,早在它實際發生前已經開始。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在早先進入人口老齡化的發達國家,就提出職業生涯、閑暇活動和退休生活的管理將是貫穿20世紀90年代的主題。也就是說,在年輕的時候就要處理好工作、休閑、退休的關系,要培養終身的愛好興趣,為退休生活做準備,在年輕時就要為養老做好準備。

           二是認為健康就是不得病。

           很多人只有在得。ㄉ踔潦谴蟛∫粓觯┮院蟛畔氲浇】档闹匾。世衛組織將健康老齡化被定義為:發展和維護老年健康生活所需的功能發揮的過程。也就是說,只要是不影響正常的功能發揮,就是健康的!皼]有純粹意義上的老人,也沒有純粹意義上的病人”。不論是對于國家,還是家庭和個人,“健康被認為是一種投資而不是消耗”!敖】怠薄佟皼]有疾病”,“健康服務”≠“治病救人”。

           三是把養老和養生割裂開來。

            康養并不是周末或假期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去休息療養。全球康養理念提倡,康養是貫穿在每一天生活中的理念,包括工作場所康養、居家康養、社區康養。比如工作場所康養就是要創造更為輕松、舒適的工作環境,在工作場所增加體育健身等設施,實行彈性工作時間表,既提高工作的效率,也減少生病的概率,從源頭上控制醫療費用的支出。社區康養就是要通過居住社區設施的適老化改造和社會文化氛圍的營造,建設老年友好型社區。

           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從76.34歲提高到77.93歲,《“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展望,到2035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將達到80歲以上。老年期在人生歷程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高,如果以60歲退休計算,退休以后的老年期可能要占到人的生命歷程的近三分之一。老年期的價值和價值發揮就變得尤為重要,而健康的老年期生活則更為重要。

          1.jpg

           因此,從個體角度,每個人都要重新認識老年期的生活和價值,自尊、自愛、自我實現。要做好三種儲備:知識儲備、財富儲備、健康儲備。

          一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做好知識儲備。

           每一個人都要樹立積極老齡化的理念,要正確認識老年期,正確認識老年期的生活,正確認識老年人的價值。老年期是可以大有作為、也必須大有可為的時期。從社會而言,要完善政策支持,充分激發和運用好老年群體的社會價值,營造養老、孝老、敬老的社會環境,建設“人人平等、人人共享”的老齡化社會。

          二要順應經濟形勢變化和國家政策,做好財富儲備。

           在財富儲備上,國家政策明確提出,要深化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進一步擴大覆蓋面!妒奈鍑依淆g事業發展合養老服務體系規劃》明確:有序發展老年人普惠金融服務;促進和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支持商業保險機構開發商業養老保險和適合老年人的健康保險,引導全社會樹立全生命周期的保險理念;加強涉老金融市場的風險管理,嚴禁金融機構誤導老年人開展風險投資。

          3.jpg

          對于個人和家庭而言,目前,我國的社保養老金替代率為60%左右,處于比較低的水平,國際公認合理水平在70-80%,國際警戒線是55%。也就是說,退休后如果僅靠基本養老金的收入,比在職時的綜合收入要下降4成以上,因此,要想在退休以后維持在職時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則必須通過綜合的財富管理來做好準備。

          三是樹立全生命周期理念,做好健康儲備。

          個人是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您的健康您做主。老年人提高健康素養,開展自我照護是成本最低的,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照護、社會參與,還可以從源頭上減少照護需求。與此同時,家庭要發揮基礎作用,家庭成員維持良好的代際關系,掌握一些健康知識和技能,“一老一小”互相照顧,成本最低。當然,政府要完善政策,推動家庭友好型社會的建立,比如,對家庭成員提供免費照護培訓,對“老帶小”給與資金補貼,對多代家庭同住的購房和租房行為給與優惠等等;通過政策支持解決家庭“有心無力”的問題。


          最新评论
          請先登錄才能進行回復登錄
          技术支持: 創和全網營銷 | 管理登录
          seo seo
          草草久久精品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