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年年有立冬,歲歲有今時:關于立冬文化,你了解多少?时间:2022-11-07 二十四節氣歌 如“二十四節氣歌”中唱得那樣,冬天從立冬開始。每年公歷的 11月7日或8日,太陽運行到黃經225 度時為立冬節氣!对铝钇呤蚣狻纷ⅲ骸傲,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绷⒍,意即冬季開始,由此萬物歸避寒冷,糧進倉,菜入窖,動物眠之。立冬,是24節氣的第19個節氣,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來的含義,中國又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 古代將立冬分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此節氣水已經能結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三候“雉入大水為蜃”中的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后,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后便變成大蛤了。 對“立冬”的理解,我們還不能僅僅停留在冬天開始的意思上。追根溯源,古人對“立”的理解與現代人一樣,是建立、開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么簡單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冬”的解釋是:“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 所以,立冬不僅僅代表著冬天的來臨,完整地說,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歸避寒冷的意思。 我國幅員廣大,除全年無冬的華南沿海和長冬無夏的青藏高原地區外,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時開始的。氣候學劃分四季標準,下半年平均氣溫降到10℃以下為冬季,“立冬為冬日始”的說法與黃淮地區的氣候規律基本吻合。最北部的漠河及大興安嶺以北地區,9月上旬就早已進入冬季。北京于10月下旬也已一派冬天的景象,長江流域的冬季要到“小雪”節氣前后才真正開始。 立冬是十月的大節,漢魏時期,這天天子要親率群臣迎接冬氣,對為國捐軀的烈士及其家小進行表彰與撫恤,請死者保護生靈,鼓勵民眾抵御外敵或惡寇的掠奪與侵襲。 在民間有祭祖、飲宴、卜歲等習俗,以時令佳品向祖靈祭祀,以盡為人子孫的義務和責任,祈求上天賜給來歲的豐年,農民自己亦獲得飲酒與休息的酬勞。 古代,在立冬當日,民間有賀冬的習俗,賀冬亦稱拜冬,在漢代即有此俗。東漢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進酒肴,賀謁君師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們更換新衣,慶賀往來,一如年節。清代“至日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賀尊長,又交相出謁。細民男女,亦必更鮮衣以相揖,謂之拜冬! 民國以來,賀冬的傳統風俗,似有簡化的趨勢。但有些活動,逐漸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如辦冬學、拜師活動,都在冬季舉行。立冬游泳:現在有些地方慶祝立冬的方式也有了創新,在黑龍江哈爾濱、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漢等地立冬之日,冬泳愛好者們就曾用冬泳這種方式迎接冬天的到來。 冬泳無論在北方還是南方,是冬季人們喜愛的一種鍛煉身體的方法。立冬食補:立冬后,就意味著當年的冬季正式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 與民間對立冬的迎接方式不同的是,文人墨客對立冬的表達往往呈現出更加文人化、符號化的儀式感、詩詞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瑰寶,立冬節氣也出現在很多文人墨客的佳作中,就讓我們跟著經典詩詞的韻律,去邂逅最美的立冬。 唐代詩人元稹《詠廿四氣詩》中有《立冬十月節》一詩: 霜降向人寒,輕冰淥水漫。 霜降時節寒風瑟瑟吹向人們,在薄冰之上,清澈的水輕輕漫過。蟾將纖影出,雁帶幾行殘。月亮的身影出現了,大雁帶著殘留的幾行身影南歸了。田種收藏了,衣裘制造看。莊稼收集儲藏完畢,皮裘加工制作后非常耐看。立冬時節,人們忙著收獲果實,置辦入冬的衣裳。野雞們紛紛鉆進水林中不見了,仿佛一下子都化為了“大蛤”。 前幾句寫天寒水凍,霜降冰結,月影瘦、雁南飛,農作物收獲,寒衣制成。后兩句則是典故,古代將立冬分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立冬節氣一到,水已經能結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后便變成大蛤了。 這其實是古人對一些事物的變化不能做出科學解釋的一種錯誤認識而已。 按中國傳統科學“春生、夏長、秋斂、冬藏”的理論,一入立冬,萬物都開始了收斂后的閉藏,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作準備。 李白在立冬當日寫下了一首與節氣同名的詩歌《立冬》: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立冬之夜,筆墨都凍僵了,詩人只好擱下了手中的筆,在寒爐中溫起一壺美酒驅寒。醉眼朦朧間,只覺大雪紛揚覆蓋了整個村莊。原來,詩人竟在微醉中將一地月光當成了雪花。細品此詩,不僅酒香四溢,浪漫之情躍于筆端,也讓我們感知到一個云游詩人的思鄉之情,讀來頗有人生意味。 宋代詩人錢時的這首《立冬前一日霜對菊有感》七言絕句,寥寥數語,把立冬時節大自然的景物描摹得生動而充滿理趣,原詩如下: 昨夜清霜冷絮裯,紛紛紅葉滿階頭。 夜里清霜襲來,,躲在被衾中都感到寒冷,滿樹的紅葉落了一地;早晨起來,門前臺階落滿了紅葉;▓@里的草木在寒冷的西北風中逐漸凋零;只有那金菊凌霜綻放,不負秋光。詩人錢起對立冬時節菊花在霜過之后依舊傲然盛開的贊嘆表露無遺。 大自然即如這般,不知疲憊地調令四序遷流。我們隨之一時一日地行走,也在不覺間,悄悄浸染了季節的顏色。循著季節和心性自然流轉的節奏去生長,萬物各有時令,無論你現在花繁葉茂還是落英繽紛,都會有新的故事和感悟在經脈里醞釀。 立冬是一年四季里冬季到來的門檻,品讀這些膾炙人口的詩篇同時,感受節俗文化的獨特魅力,倒也別具一番情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