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保定市出臺《關于加強支持企業利用資本市場推進高質量發展的二十條措施》,進一步加大企業在境內外多層次資本市場掛牌上市融資的政策支持力度。其中,對在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成功上市的企業,一次性補助300萬元;對在境外主要交易所主板上市的企業,一次性補助300萬元;對在新三板掛牌的企業,一次性補助50萬元;對在河北股交所掛牌的企業,一次性補助30萬元。
資金獎補支持。鼓勵符合條件的掛牌上市公司發行公司債、企業債和可轉換債等債券,以及通過配股、增發新股等方式,增強在資本市場持續融資的能力;對成功實現債權或股權融資的掛牌上市企業,按其實際到位的直接融資規模中用于當地數額的1‰給予補助,每家企業累計最高補助50萬元。對實施工業技改、進行數字化改造、發展工業設計、參與科技項目揭榜掛帥的掛牌上市公司和后備企業,在同等條件下優先給予專項資金補貼支持。對掛牌上市公司和入庫后備企業從市外引進和自主培養的技術人才、市管優秀專家、經營管理人才等各類人才,經認定符合條件后,優先協助辦理發放“燕趙英才卡(B卡)”,給予落戶、科研、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服務與補助。
提升要素供給。創新土地供應模式,建立上市、擬上市公司募投項目用地需求跨部門聯動協調機制,在優先安排用地指標、推進彈性年期出讓、實行差別化地價政策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支持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對上市后備企業制定綜合融資方案,開展靈活多樣的組合融資,提供信用貸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擔保貸款、并購貸款、貿易貸款等精準金融服務,重點推薦申報發行企業債券。做大做強市、縣兩級產業引導基金,著力打造涵蓋“種子+天使+VC+PE+并購”全產業周期的政府投資基金體系,以資本為紐帶,圍繞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人才鏈配置資本鏈,加快孵化培育一批具備硬科技實力的上市公司。大力探索發展種子投資、天使投資、創業投資、風險投資等股權投資基金,引導和帶動社會資本投向“7+18+N”現代產業體系、戰略新興產業、“專精特新”等重點領域,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加強外聯協作。建立與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全國股轉系統)三大交易所和河交所組成的“3+1”合作體系,聯通場內場外各市場層級。建設運用好深交所深圳園路演中心、北交所保定服務基地等平臺,著力為掛牌上市后備企業提供常態化、精準化、專業化、便利化的“線上+線下”項目路演和投融資服務。加強培育和扶持優秀地方中介機構,加快引進國際國內知名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財務咨詢公司、資產評估機構等資本中介服務機構以及保薦代表人來保開展業務,引導其誠信經營,大力提升服務水平和執業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