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濟瀆巖摩崖石刻,歷代文人墨客青睞之地时间:2022-09-01 濟瀆巖摩崖石刻位于保定曲陽西北1.5公里處。2001年2月7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濟瀆巖俗稱“水竇巖”,懸崖峭壁,石骨清秀。孟良河水穿過嶙峋怪石,在一懸崖絕壁間傾瀉直下,形成一條宛如白練似的瀑布,水石沖撞,聲若洪鐘,扣人心弦,故有“響水閘”之俗稱。瀑布下潭水清冽,溢出地表形成涓涓細流。 冬去春來,陽氣上升,煙霞云生,繚繞于千巖萬壑間,如亂云飛渡,縹緲云際,別是一番景色,是以有“竇澗春云”之說。 北面危巖重疊,懸崖倒壁,形成天然洞穴,千巖競秀,更使人為之傾倒。 濟瀆巖風景優美,深得歷代文人墨客青睞,在這里有宋文學家詩人蘇東坡手書“浮休”墨跡,豪放雄健,是書法藝術的珍貴資料,至今保存尚好。 北巖下尚有兩處題字,一為“謙山”二字,無題款,無年代;二為“云峰”二字,正書。 北壁洞穴左右尚存數處小字題刻。因蘇東坡曾于此處題字,元盧摯因名曰“坡山峽”。據明碑記載,《蘇軾詞刻》初亦在此,后移至北岳廟保存。從“浮休”題字和詞的內容來看,蘇軾詞《行香子》一首,兩者疑出于同時。岸北原有“浮休寺”,亦稱濟瀆行宮,元至元初,典史王鐸創建。另有漱玉亭一座,其創始年代無考,但據《縣志》載,金章宗曾賦《漱玉亭詩》,可見此亭創建于金代以前,現均不存。另據清《曲陽縣志》載,清乾隆十一年和十五年,乾隆帝曾兩次出巡五臺山駐蹕曲陽,賦《望水竇巖》和《詠水竇巖》詩兩首,至今仍傳為佳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