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父親去世后,繼子給76歲的繼母養老送終时间:2022-04-12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人跟動物最大的區別,就在于人是有感情的,正因為人與人之間有感情,所以才會有溫暖,有愛和幸福。雖然物質條件很重要,但感情也一樣很重要的,所以不能為了錢而喪失感情。 父母和子女之間,也是要緣分的,不要覺得是理所當然的。如果沒有緣分,父母求來求去都是求不到一男半女的。孩子是上天賜給父母的禮物,父母要珍惜;孩子也要懂得感恩父母,沒有父母,哪來自己? 雖說血緣關系重要,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并不完全靠血緣。有些父母和子女之間,雖然有血緣關系,但在感情上卻像仇人一樣,一見面就會吵架,甚至老死不相往來。 而另外有些父母和子女之間,并沒有血緣關系,但他們的感情卻非常好。父母疼愛孩子,為孩子著想;孩子體諒父母,孝順父母。上慈下孝,父母和孩子彼此都要珍惜這種緣分,今生有緣能成為親人,這就是福氣。 父親去世后,兒子要給76歲的繼母養老送終 友松和妻子結婚時,父母拿出了所有的積蓄,幫他蓋了新房子、出了彩禮錢、辦了酒席等。辦完婚事,父母口袋里已經沒有錢了,友松和妻子剛結婚,當然也沒有什么積蓄。 可沒過多久,母親病倒了,而且是很糟糕的病,這可急壞了一家人。為了給母親治病,家里就不得不借債了,但奮斗了一年后,母親還是去世了。父親在母親生病后,為了照顧母親,已經辭掉工作了。 這時友松的妻子懷孕了,妊娠反應很大,而且還有流產的跡象。醫生建議不要工作了,所以友松讓妻子辭掉了工作。這樣一來,家里掙錢的人就只有友松一個人,他既要還債,還要維持一家人的生計,壓力很大。 為了多掙一些錢,友松去外地的城里打工,后來妻子跟他一起去了。父親一個人留在老家,母親的去世讓他很傷心,他一下子老了很多。 友松和妻子都不放心父親,但回一次老家,路費很貴,夫妻倆舍不得花錢,就只能給父親打電話。過了大半年后,妻子跟友松說,要不讓公公再婚吧!公公有個老伴,心情就會好起來的,他和老伴之間也互相有個照應。 剛開始友松是不愿意的,母親尸骨未寒,父親就要再婚,這怎么說得過去?友松在情感上沒辦法接受。 但后來友松回老家看望父親,發現父親的生活亂套了。因為以前家務活都是母親做的,父親什么都不會干,弄得現在一天只吃兩頓,要么是方便面,要么胡亂對付一下。家里的衛生狀況也很差,臟衣服堆了一大堆。 友松讓父親去找份工作吧,有些事情干,人就會振作一些?筛赣H根本提不起興趣來,完全是過一天是一天的狀態了,還不愿意出門去,他天天在家里抽煙、看電視和睡覺等。 友松覺得這樣下去不行的,父親很快就會垮掉的,所以他想起了妻子的建議。于是,友松去托村里的媒婆,幫父親介紹個對象,只要人好就行,其他沒什么要求。 剛開始父親說什么也不要,但后來媒婆把呂阿姨介紹給父親后,父親慢慢改變態度了。友松和妻子見過呂阿姨后,覺得這個阿姨很好,就非常贊成父親和呂阿姨在一起。 呂阿姨是個苦命人,30多歲時死了老公,她獨自撫養兒子。為了兒子不受委屈,她一直沒有再婚,一個人咬著牙過日子。后來,好不容易兒子長大了,也成家了。 呂阿姨以為終于苦盡甘來了,可哪知道兒子遭遇車禍,在醫院里住了一個星期后去世了。白發人送黑發人,那份悲痛可想而知。后來兒媳改嫁了,家里就只剩呂阿姨一個人了。她萬念俱灰,好幾次試圖自殺,幸虧被人救下了。 親戚朋友們怕她一個人在家,遲早會出事,就都來勸她再婚,還幫她介紹對象。于是,有人就把友松的父親介紹給了呂阿姨。友松的父親和呂阿姨,都經歷過失去親人的痛苦,所以很有共同語言。 后來在友松的張羅下,父親和呂阿姨再婚了,還辦了兩桌酒席。再婚后,父親振作起來了,呂阿姨也慢慢從痛苦中走了出來。友松的妻子生下孩子后,呂阿姨還去幫忙照顧坐月子呢! 孩子大一些后,妻子要去工作了,就把孩子送回老家,讓父親和呂阿姨幫忙帶。老夫妻倆非常疼愛孫子,寶貝得不得了。到孩子要上學時,友松和妻子才能把孩子接到身邊。但每到寒暑假時,他們還會把孩子送回老家去的。 一轉眼,20多年過去了,友松的兒子上大學了。友松和妻子很想念老家,再加上父親和呂阿姨都老了,需要有人照顧他們,友松和妻子就搬回老家去生活了。 后來父親去世了,友松和妻子給他操辦了喪事,辦得體體面面的。辦完父親的喪事后,已經76歲的繼母,說要回自己家去了,這讓友松和妻子很意外。 繼母和父親一起生活了20多年,跟父親和母親在一起的時間差不多了,F在,繼母自己家已經沒有親人了,她的老房子因為很多年沒住,早已破敗不堪,根本沒法住了。 友松和妻子問繼母,為什么要回去?如果是因為想念老家的話,他們就送她回去看看。繼母心事重重的,說友松的父親已經去世了,她不該再住在這里了。這房子是當年友松的父母蓋的,現在她沒有理由再住在這里了。 友松和妻子終于明白了,原來繼母是擔心養老的問題。友松馬上說:“別回了,這兒就是你的家。雖然你不是我親媽,但我們夫妻倆一直把你當親媽看待的,我們會給你養老送終的,你放心吧!” 妻子在一旁也挽留著繼母,安慰她不用為養老的事擔心,繼母頓時感動得老淚縱橫。 為人子女者要善待老人 友松雖然不是繼母親生的,但他和妻子確實是把繼母當親媽來看待的。再說,繼母和父親共同生活了20多年,不是親人也已經成親人了。 友松和妻子都感恩著繼母,要不是有繼母,父親一個人留在老家,他們是沒辦法安心在外地打工的。后來,繼母還幫他們帶孩子,對孩子疼愛得不得了。 人心都是肉長的,你對我好,我當然也要對你好的。雖然父親去世了,但對友松和妻子來說,他們對繼母的態度絲毫沒變,他們是本來就打算要給繼母養老送終的。 人誰都會老的,為人子女者要善待父母,要積德行善。你今天怎么對待父母,你的孩子都是看在眼里的,將來也會怎么對待你的,因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