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邊英林:雪域高原三十年 老有所為二十載时间:2021-03-26 在保定軍休二所,提起86歲的退休干部、院外黨支部書記邊英林,離退休干部無不稱贊他是“休干心目中的楷!,工作人員一致認為他是“黨員學習的榜樣”。 青春年華,奉獻高原 邊英林同志是河北省蠡縣人,1935年出生,1955年7月自保定一中畢業后,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機要學校,參軍入伍。1956年8月分配至北京公安軍,任內衛二師機要員。1958年12月,23歲的他奉命調入西藏軍區工作,在雪域高原一干就是30年,至1987年退休回原籍。在西藏當兵期間,親自參加了平息叛亂戰斗;親歷了中尼邊境勘界工作、雪域高原深挖潛特、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以及建設新西藏的偉大事業。在西藏高原,他曾任機要員、機要股長、團政治處副主任、軍區黨委秘書、軍區政治部組織處副處長、第81醫院政委、日喀則軍分區政治部副主任、那曲軍分區副師職顧問。在消滅匪首曲美多吉,消滅西藏農奴制,和平解放西藏,成立西藏自治區,打擊反動分裂勢力,投身西藏建設發展的過程中,發揚“不怕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長期建藏,邊疆為家”;“吃大苦,耐大勞,讓高山低頭,讓河水讓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的老西藏精神,同叛軍斗、同犯軍斗、同以十四世達賴喇嘛為首的分裂勢力斗、同高原惡劣環境斗,為西藏的發展變化,奉獻了青春年華,做出了重要貢獻。 戍邊30年的他曾這樣總結道:“雪域高原平叛亂,意氣風發去戍邊。峰舞皚皚守哨卡,寒來署往鬢已斑。而今解甲歸故里,情系戰友在高原。人生自當無悔意,紅燭燃盡為民安! 老有所為,矢志不渝 邊英林同志1987年從西藏軍區那曲軍分區退休之后 ,回到河北保定蠡縣老家生活。2001年進住保定市軍隊離退休干部第二干休所,2002年當選為軍休所黨總支委員、院外黨支部書記至今。 邊英林同志擔任院外老干部黨支部書記,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在西藏軍區工作時,曾擔任駐軍醫院黨委書記,在軍區政治機關、軍分區政治部擔任過領導職務,當過軍區黨委秘書,積累了豐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經驗和組織管理能力。尤其是任軍區黨委秘書長達6年的時間里,在學哲學、用哲學,組織會議學習討論方面,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因此,在他擔任院外黨支部書記20年的時間里,堅持每月組織黨員集體學習,除特殊情況外,基本上雷打不動。每次組織活動時間,他都是提前備課,先學一步,組織會議,靈活多樣,啟發引導,活躍空氣,增強了黨員集會的吸引力。特別是貫徹黨中央、中央軍委重要會議精神,國家舉行重大活動,以及上級黨組織提出號召時,他并不是采取簡單的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讀讀報刊、學學文件,走過場式的集體活動,而是把握節奏,講明重點,引導大家暢所欲言討論,最后作總結發言。通過深入淺出擺事實,講道理,提要求,弘揚正能量,把思想統一到緊跟黨中央這一主線上來。 由于院外支部黨員人數多,最多時有180多人(軍休所后來對比較集中的小區另建了5個支部),現有80多人,居住比較分散。為使支部活動經常開展,他先后采取支委按名冊分工通知、干休所語音電話集中通知,組建微信群通知,提前安排分發《年度每月活動表》等辦法,使院外支部每月一次活動制度化、經;。支部內軍休黨員參加組織活動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筆者曾親眼目睹老休干們,不顧年大體弱、輾轉坐公交,甚至打車前來參加支部活動。82歲的退休干部花玉蘭,住在河北省軍區保定第七干休所2號院,身患疾病,行動不便,她坐著輪椅專程參加支部學習。因事不能到會的休干,也都提前打電話、發微信請假。深厚的學習氛圍、強有力的組織活動,增強了院外黨支部全體黨員的政治覺悟。20年來,處處體現正能量,無一不良現象發生。在干休所組織的捐資助學、抗擊疫情、學習強國、文體活動、書畫展出、各種征文活動中,處處有院外休干的身影,成為軍休所老年活動的骨干力量。退休干部劉士和常年組織文娛活動, 退休干部鄭乃壽多年組織大家教唱歌曲,退休干部靳禎祥在2020年抗擊疫情戰役中,主動擔任所在小區的志愿者。院外黨員的表率作用,受到了大家的一致稱贊。 身先士卒,嚴格管理,關心他人,不計個人得失,是大家對邊英林同志的評價。作為西藏高原戍邊30年的功臣,他從不居功自傲,而是像春天一般對待每一位同志。20年來,在軍休所開展的各項活動中,他都是率先垂范,帶頭參加,積極組織。尤其是扶貧幫困、災害救助等公益活動中,想在先,做在前,為大家樹立了學習的榜樣。軍休所多次組織旅游、療養、參觀,因名額限制,他多次把指標讓給別人。在先進評比中,多次將自己的名字從上報名單中劃掉。十分關心、關懷支部內的每一名休干,遇有休干生病的,只要他知道,都會親自探望或電話問候。家有困難的,主動幫助。當了解到個別休干與原單位產生矛盾的情況,他主動找上門,做化解矛盾工作,使問題得到圓滿解決。 潛心書畫寫作,無私奉獻大家 邊英林同志早在入伍前,就對書畫研究情有獨鐘。在本村上小學時,深愛書法 ;在保定一中讀書時,熱愛美術。參軍30多年,忙于部隊工作,沒有時間繼續這種愛好。退休之后,尤其是移交軍休二所生活穩定后,他對書畫的鉆研,達到了如饑似渴的地步。參加保定老年大學學習,受教于李璐慶、任金海、王繼平、龔德龍老師,書法上堅持臨摹柳公權、王羲之的字帖,美術上注重研習寫意花鳥。先后加入了“保定市竹林書畫社”、“軍休二所書畫班”和“保定市老年書畫研究會”。他癡迷書畫練習、研究,持之以恒,廢寢忘食,基本做到天天習練3小時,每月用掉1刀紙。過去身體條件好時,在家中擠出一間小屋作書畫室,近年來,年大體弱,爬樓不方便,就租用了院內一樓別人的一處70平方米的住宅,作為書畫室,盡管每年花掉1.4萬多元房租費,但他卻滿心歡喜,樂此不疲。在書畫室這片屬于自己的小天地里,他如魚得水,創作出一批又一批高質量的書畫作品。2001年建黨80周年保定市大型書畫展,他的一幅篆書毛主席“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獲得一等獎;2004年一幅寫意畫《喜鵲登梅》被選入《鄧小平誕辰100周年全國翰墨精品集》大型歷史畫冊;2010年10月在保定市民政局舉辦的“紀念抗美援朝60周年書畫比賽”中,獲得繪畫二等獎、書法三等獎;2020年在河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舉辦的迎國慶書畫展中,他的寫意畫作品獲得唯一特別獎......。 據不完全統計,20年來,他參展獲獎作品達40多幅。他創作的作品,除部分參加展出外,大部分無償送給了院內外的離退休干部、工作人員,以及與他相識的朋友。去年夏天,筆者曾在西康莊路上遇到手拿書畫的邊老,寒暄時了解到他要上門送朋友8幅字畫。今年3月初,邊老因病在河北大學附屬醫院住院13天,出院時,主動送給他住院期間相識的醫護人員18幅書畫作品留作紀念。 邊老不僅自己學習、鉆研書畫藝術,而且還親自指導、教授書畫愛好者。2010年,軍休所書畫班停班期間,他主動擔負起授課任務 ,每周一次教授大家學習畫蝦、畫蟹,不僅言傳身教,而且還為每個學員分別送給2張他畫的作品作參考。在他的指導下,9名學員全部學會了這兩種畫法。練習、創作書畫作品,需要經費投入,邊老在這方面舍得投資,每月僅消耗紙墨要大幾百元,還自費出版了《邊英林書畫作品集》、《寫意魚蝦蟹》,無償送給書畫愛好者。有人說他在這方面真舍得花錢,他笑呵呵地說:“錢財是身外之物,生帶不來死帶不去。每天沉醉于幾個小時的書畫世界,這也是一種養生之道。書畫書畫,養生養性,何樂不為! 筆耕不輟,是邊英林同志退休生活的又一部分。退休之后 ,他經常記筆記、寫心得、發文章,時常有稿件在多種報刊發表。他還集中一段時間,撰寫回憶錄,記錄西藏長期工作情況和所見所聞,2015年出版了《雪域風云》一書,此前,曾組織并參與撰寫了《無名英雄在高原》、《高原情結》(一)、(二)、(三)、(四)等圖書的部分文章,為后人留下了富貴資料。 退休干部王慶寶這樣評價道:“邊書記身強體壯時,青春年華戍邊西藏三十年,安享晚年時,老有所為奉獻余熱二十載。他自覺發揚我黨我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光榮傳統,終身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諾言,為大家樹立了標竿,是我們每一個黨員干部學習的榜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