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醫者仁心 全家為民 ——記榮獲“全國文明家庭”稱號的周松勃一家时间:2021-01-20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白求恩式好醫生、共產黨員周松勃家,2020年底獲得了“全國文明家庭”稱號。全國人大代表家獲得這樣的稱號,這種情況在全國十分罕見。 一個藥箱,一背就是一生;一方沃土,一守就是幾十年;一種信念,一諾就是一輩子。他,行萬里路,走遍千家萬戶,歷盡千辛萬苦;她,夫唱婦隨,對鄉親至親至愛,對患者不離不棄。這就是涿州市刁窩鎮刁四村鄉村醫生周松勃夫婦一家獲得“全國文明家庭”的主要業績。 十九屆五中全會將“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作為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評選中,499戶家庭榮獲“全國文明家庭”稱號,這其中就有周松勃家庭。他們的小家相親相愛、鄰里守望相助,大家和諧共處,作為社會最小的細胞,周松勃家庭似涓涓細流,滋潤著家庭成員、鄰居朋友。 “全國文明家庭”周松勃一家。 醫者仁心的家庭 周松勃和妻子劉翠芳都是鄉村醫生,夫妻倆仁心仁術、樂于助人,深受鄰里和社會的好評。周松勃夫婦自行醫開始,就傳承著家訓“有錢沒錢都看病”“花小錢看大病”。三十三載,近一萬兩千個日日夜夜,他們二人把有限的青春和熱血都奉獻給了所有需要幫助的人,以精湛的醫術、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強大的精神力量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看病是第一位的,遇到實在貧困的,不光是免費吃藥、治病,在我這兒治療期間,吃、住也不要錢;有時,病好了沒錢回家,我還會給他們拿路費!敝芩刹f,他們堅持出診不收費、掛號不收費、針灸不收費、注射不收費、孤寡老人全免費,截止目前,共為貧困患者免除費用49.3萬元,幾十年來,夫婦二人共積攢欠條2100余張,累計被欠賬達23.1萬元。 2013年1月5日,周松勃被評為“全國最美鄉村醫生”,李克強總理親切地對他說:“你就是鄉親們身邊的‘120’啊,老周!” 治病救人為己任 周松勃夫婦崇尚醫德、注重療效,由于手法獨特,在社會上具有一定影響,從1987年開始,周松勃每診治一位患者,都要做較為詳細的記錄,每2000人次裝訂一冊。33年從未間斷,截至目前,已精心記錄和整理了255本,共51.2萬多份患者病歷,摞起來有一人多高。他們夫婦二人每年都要跑遍附近幾個鄉,55個工廠、磚廠、農場,105個行政村,一共近200平方公里。 據不完全統計,幾十年如一日,每年他們的行程近20萬公里,輻射服務人口達25萬余人。他們經手的病人約115萬余人次,幾乎人人都受到過他們無微不至的服務!拔以敢飧嗟亟o予患者關心,讓他們從心底里相信自己會好起來,精神上振作了,病就會好得快,多跑一些路也是值得的!眲⒋浞嘉⑿χf,截至今日,每周7天24小時待命,365天工作在崗位上,沒有一天休息,對他們來說,已經形成了一種常態。 天道酬勤。周松勃夫婦用辛勤汗水和對患者的真情服務,收獲了屬于他們的沉甸甸的榮譽:2010年被評為“全國優秀鄉村醫生”;2013年被評為“全國最美鄉村醫生”;2016年5月榮登“中國好人榜”;2018年被評為“全國五好家庭”;2019年被評為全國“幸福家庭”;還有河北省“勞動模范”、河北省“道德模范”、河北省“最美家庭”、保定市“最美家庭”、保定市三八紅旗手、涿州市“最美家庭”等30余項榮譽。 周松勃率領醫護人員在防疫一線。 全家上陣戰疫情 在疫情防控期間,周松勃夫婦了解到很多慢性病患者不能出村看病,他們組織女兒女婿和學生們共同成立了15人的涿州范陽醫院志愿醫療隊,堅持24小時在線診療,全程免費,遠程視頻看病近萬人次,解除了患者的病痛困擾。 周松勃一家還緊急采購防疫和保障用品,捐贈給刁窩鎮16個村的一線執勤人員,先后捐款捐物累計近4萬元。他們積極宣傳抗疫知識,每天不停歇地穿梭在醫院病患之間,安撫群眾情緒,努力為全鎮百姓筑牢阻擊疫情的“第一防線”,受到全鎮干部群眾的一致稱贊。 無償捐獻顯大愛 2012年周松勃夫婦在保定市紅十字會辦理了無償捐獻遺體和器官意向的手續,在當時是河北省首例夫妻共同簽署遺體捐獻意向書。他們說:“活著我要救人,死了我一樣能救人!敝芩刹c妻子劉翠芳都認為人生的第一種愛就是對生命的愛,生命只有一次,如何讓有限的生命發揮出無限的價值?為醫學“獻身”,實行文明“醫葬”,給予他人生的希望才是他們的目標。沒有什么比挽救生命更重要,讓生命在奉獻中延續! 2018年,周松勃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后,周松勃提出要推動“互聯網+醫療健康”在基層醫療機構盡快落地、落實,現已作為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修改稿,予以采納。周松勃還提出《建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法》的議案,獲得河北團的肯定和支持。 周松勃為患者診療。 孝老愛親好家風 周松勃夫婦結婚幾十年,夫妻和睦、孝老愛親、科學教子、勤儉節約、鄰里互助是他們的日常生活寫照,良好的家風也深深影響著他們的孩子。 “我覺得良好的家風需要言傳身教,父母是這么教育我的,我也是這么教育孩子的!闭f起這次喜獲全國文明家庭榮譽稱號,周松勃夫婦的小女兒周倩說,“爺爺奶奶晚年的時候,就是我父母悉心照顧,我從小就知道,要如何照顧老人,什么才是孝順! 如今周倩追隨著父母的腳步,也走上了行醫的道路,她對記者說:“我上班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卻也有所感悟,我理解到了父母那種天天早出晚歸、熬更守夜的艱辛。爸爸媽媽是我學習的榜樣,也是我前進的動力,F在大家說起我,都會說這是周醫生的女兒,我希望能傳承父母的事業和醫者仁心的工作態度,將來別人提起我,會說這是小周醫生,我想成為父母的驕傲! 而在外創業的另一個女兒周爽每次逢節假日都會給家人帶回禮物,她總說自己不能時時刻刻陪伴在父母身邊,所以一回家就主動幫忙做家務,為父母分憂。她與自己的愛人相濡以沫、互助互進,堅持在學習中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對于“全國文明家庭”這一崇高榮譽,周松勃夫婦說:“我們得到的榮譽離不開組織的培養與關心,更離不開鄉親們的支持,既然獲得了‘全國文明家庭’這個榮譽稱號,我們就要配得上這個榮譽,作為黨員,哪里有老百姓我們就去哪里,為他們的健康服務,不忘初心,不離不棄,一定要更好地幫助他人和回報社會! |